10月22日,南阳市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召开,就我市“十四五”期间商务领域高质量发展各项成就进行介绍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,我市积极应对多重压力考验,主动融入国家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和全省“制度型开放”大局,全力以赴促消费、稳外贸、畅流通、惠民生。

消费扩容注入新动能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市锚定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,推动消费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,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998.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53.3亿元。今年前9个月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39.24亿元,总量居全省第二位。
商贸流通构建新体系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市扎实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,唐河、桐柏、淅川、新野先后入选省级示范县,已累计争取补助资金4515.4万元,支持新建(改造)乡镇商业基础设施达到94个,覆盖92个乡镇;农村电商快速发展,先后创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8个、国家级示范县升级版4个、省级示范县3个。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,全市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60家,稳居全省第二位。我市入选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。
外贸发展打开新局面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市对外贸易面对逆全球化挑战,实现“量稳质升”与市场多元突破。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从2020年的128.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7.3亿元,外贸市场主体达518家。今年前9个月,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127.2亿元。与全球158个国家(地区)有经贸往来,进出口额从2020年的33.1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1.5亿元。获批全省稳外贸政策创新试点,建立全省首个“出口退税资金池”,累计发放退税周转金超5亿元,涉及出口货值约68.6亿元;开展“外贸贷”业务,为外贸企业贷款1.22亿元,助力企业纾困解难。
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市先后获批中国(南阳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、全省唯一一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、中国(河南)自贸区南阳联动创新区,申建了食用菌、冶金新材料2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艾草、石油装备、光电、茶叶、汽车零部件5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。